7163银河使命

灵石地形地貌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南端,地处黄河支流汾河的中游,在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县境的地理座标为东经 111°20′—— 112°之间和北纬 36°40′——37°之间。距省会太原 150 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市,东靠沁源县,西连交口县、孝义市,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面积 1206 平方公里,东西宽 53.5 公里,南北长 39 公里,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缘于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等级公路网十分发达,基本上达到乡乡通公路,连接着境内各乡镇、厂矿和绝大部分村庄。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海拔2532米,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粱山脉,较大山为县城西北14.5公里处的新建塬,海拔1275米,坡度约40度,顶部平坦,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


灵石煤炭

灵石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质优良,埋藏较浅,易开采。主要分布于本县的中部、西部和中东部。含煤面积达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保有资源储量达22.4亿吨。山西省对煤田地质的调查研究在1868年至1872年期间,德国人李希霍芬曾来山西,首次划分了西山的煤系地层,在霍西煤田南部测量了地质剖面。1907年布莱克莱山西调查含煤地层,以山西煤系分布广而创名“山西系”。1917年至1926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王竹泉在山西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1923年至1926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赵亚曾等先后在山西进行地质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地质勘测队多次来灵石进行地质勘测工作。1953年老一辈地质学家田本裕、郝秉俭等曾到灵石进行煤田砥柱预查和采样。1954年到1955年,原地质部212队在灵石县两渡镇崔家沟、河溪沟井田进行了精查。1957年,原煤田地质局114队经过详查,提交了《道美勘探区详查报告书》。1957年至1958年,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8队完成了山西省霍西煤田草桥沟的普查。


20世纪50年代。煤田地质系统还对灵石县的紫金沟、三教、富家滩、南关、尤家山等勘探区进行了地质勘探,1965年119地质队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勘探。到了1994年省煤田地质勘探148队完成了扇底扩区地质勘探工作,扩区后井田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可采储量达5278.3万吨。2007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受灵石冯家坛煤矿委托编制资源整合地质报告时,在该井田内利用GPS及全站仪进行了四等控制测量。2006年至2007年,经煤炭资源整合转入改扩建的矿井,全部委托省、市具有煤矿地质勘探资质的部门,全面掌握了地层、构造、煤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绘制了1:5000的地质地形图,提交煤炭资源整合地质报告。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灵石境域先后由省煤田144地质队、晋中煤田地质队等地勘单位进行了大量精查和详查工作,全县已勘探288.68平方公里,其中精查106.2平方公里,详查43.78平方公里,普查(普找)138.7平方公里,占灵石煤田总赋存面积的33.57%。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